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> 内容页

“有选择权”和“没选择权”的孩子,20年后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每日聚焦

发布时间:2023-05-09 10:12:14 来源:男孩派

“有选择权”和“没选择权”的孩子,20年后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

很多家长喜欢为孩子包办一切,认定这是“为了孩子好”,却不知道养育最重要的,是让孩子拥有自己做主的权利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作者 | 初桃

近日,好友向我“求救”,说9岁的儿子成了“木头人”,成日精神萎靡,无精打采。

原来干什么都很积极主动,现在连最爱的足球也不去踢了。

期末考,竟然一下子从原来的班级前五掉到了倒数。

好友一个劲儿地叹气:

“我每天给他安排的计划都是科学合理的,成绩不该退步呀!”

的确如此,好友特别擅长为儿子列任务清单。

有一次去她家里吃饭,光是一顿饭的时间,好友就给儿子安排了3个待办清单:

15分钟吃完晚餐;

饭后站着背15分钟单词;

背完单词把明天要穿的那套蓝色衣服准备好……

每隔一小段时间,好友就会提醒和催促儿子。

小男孩一声不吭,低着头,完成一项又一项任务。

那一刻,我很心疼,也很心塞。

所有时间都被父母安排得满满当当,所有事情都由父母做好选择。

而孩子唯一需要做的,就是完成父母制定的计划。

前斯坦福新生学院院长朱莉·利斯科特把这种现象命名为“清单式教育”,指的是父母替孩子做完所有决定,孩子依照完成即可。

这种教育,看起来井井有条、科学合理,仿佛完成所有清单就能登上人生巅峰。

可实际上,清单式教育不仅剥夺了孩子的选择权,更抽走了孩子的灵魂。

多少孩子

活成了父母的牵线娃娃

电视剧《以家人之名》中的齐明月是妥妥的“别人家的孩子”:成绩优异,乖巧有礼。

可她的优秀,是被妈妈“操控”出来的。

从小,妈妈就为女儿的人生列下了很多待办清单:

要跟班级的第一名打好关系;

睡衣必须买粉红色的,不能穿黑白灰的衣服;

发型要干净利落,不能戴花里胡哨的发饰……

有一次跟李尖尖三兄妹吃饭,大家聊起高三规划,齐明月妈妈笑着说:

“我家明月以后要考中国政法大学,她想当律师。”

李尖尖很是惊讶,私下问道:“我都不知道你想当律师呢!”

齐明月又气馁又无奈地说:“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想当律师。”

图片来源:网络

原来她真正的梦想是当一名记者,当律师只是妈妈的愿望而已。

长期被剥夺选择权的齐明月慢慢地长成了一个连菜都不会点的人。

北京大学中文博士郭凌云曾说过:

“缺乏选择力的学生背后,存在着一个过度包办的父母。”

正是因为父母的过度包办,孩子渐渐活成了父母的牵线娃娃:父母指东,他不敢往西;父母说南,他不敢道北。

想起了一个高中同学。

那时大家都在学校住宿,唯独那位同学的妈妈特意帮他申请了走读。

为的是可以把儿子的起居饮食都详尽规划,好让他可以在学业上心无旁骛,全力以赴。

他成绩确实很好,可不大受欢迎。

在食堂吃午饭时,他总是匆忙吃完,不与我们聊天,因为“我妈说了吃完饭还要看书半小时”;

体育课后大家相约去小卖部买汽水,他却说:“我妈说不能喝汽水,只能喝牛奶。”

大家就这样慢慢远离了这个被妈妈安排好一切的“乖宝宝”。

曾在网上看到过一句话:

“孩子不是父母的牵线娃娃,他是有灵魂有思想的人。”

可很多父母却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,要求孩子按照父母规划好的路线,行驶至父母所期待的目的地。

但那条路,根本不是孩子想走的;而那个目的地,也从来不是孩子想去的。

被安排着长大的孩子

终将失去自我

知乎上有个话题:“被父母剥夺了选择权的人生,到底有多可悲?”

评论区有条高赞留言:成年后才发现,丢失了选择权的我,也丢失了自己。

原来这位网友从小到大的一切都被父母安排得明明白白——“甚至连‘每天大便一次,小便八次’都被我妈列入了作息表”。

网友毕业参加工作后,人生开始走下坡路。

领导分配任务下来,他都不知该从何做起,因为他习惯了有人替他安排好一切;

负责组织团建,可临出发了还未确定住宿和路线,因为之前都是别人帮他做好计划……

两年时间下来,与他一同入职的人都升了职加了薪,甚至成了他的上司,唯有他依旧停留在基层,饱受冷眼。

后来的数次恋爱也以失败告终,前女友们的分手理由不外乎是“没有主见”、“很是无趣”。

“我一点都不幸福,我不知道我是谁。”

字字句句,都能感受到网友的挫败和无力。

英国伦敦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:儿童长期受父母控制,会造成终生的伤害,长大后独立性差,依赖性强,无论在哪个阶段,幸福指数都更低。

其实除了幸福指数低,长期没有选择权的孩子还会如同折翼的鸟儿,时常坠入迷茫。

记得大学宿舍有个女孩当年是以高分考进来的,我原本以为她事事优秀。

不曾想,她每天都睡到日上三竿,总要我们喊她起床上课;

每天下课后,她除了完成作业,就不知道该干什么。

后来我才了解到,原来是因为过去的18年,她都是在妈妈的安排中“活下来的”。

所以离家后,她一时变得很迷茫,不知道人生的目标是什么。

《各自的朝圣路》中有这样一句话:

人最大的悲哀,是迷茫地走在路上,看不到前面的希望。

而被父母剥夺了选择权的孩子,就是这样一群迷茫的人,不知道心中真正的理想是什么,即使知道,也无法阔步走在自己希望的田野上。

孩子只能在压抑中迷茫,在迷茫中失去自我。

孩子是肆意生长的野花

而非需精心修剪的盆栽

TED演讲《如何在不过度管教的情况下,培养出成功的孩子》里有这样一个观点:

我们的孩子应该是野花,未被命名的那一种;而非是需要父母精心修剪的盆栽。

图片来源:哔哩哔哩视频

因为孩子需要活成的,是他们自己喜欢的样子,而不是父母想要的样子。

那么,具体该如何做呢?以下3个建议值得父母借鉴。

1. 引导潜力,而非规定方向

有人说,最成功的父母,是最擅长观察的父母。

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,父母需要做的,从来不是帮助孩子指明道路,而是通过观察孩子的特质,引导他们走上最适合自己的路。

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小时候就爱在墙上涂涂画画。

在那个吃不饱的年代,一般家庭早就把孩子臭骂一顿了。

可蔡妈妈却没有阻止,而是用节省下来的生活费买来了画笔。

后来读到初中,蔡志忠就提出想辍学,专职画画,蔡妈妈也欣然同意了。

这才有了如今的国学漫画大师蔡志忠。

达尔文在进化论中提出:每个生命都是有个体差异的。

作为父母,我们需要做的是静心观察孩子,找寻特质,引导潜力。

2. 允许试错,而非一味否认

曾看到过一个问卷调查:父母为什么喜欢替孩子做决定?

90%的回答如出一辙:因为父母害怕孩子选错,耽误一生。

可有时候,错才是对的开始。

台湾教育家赖念华就曾在采访中说:

“我很感谢我的父亲,因为他容许我可以转换,容许我可以改变赛道,这才有了今天的我。”

图片来源:腾讯视频

原来赖念华最初以为自己喜欢美术,于是父亲一直支持她,还送她去了法国进修。

回国后当了美术老师的赖念华却猛然发现,这份工作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,也不是自己最擅长的。

于是她才开始学习心理学,成为了当代知名的教育家,通过表达性艺术治疗,帮助了很多儿童。

她一直认为,允许她试错,是父亲给予她的最好的礼物。

因为只有知道哪条路是错的,才能找到对的那条路。

3. 放低期望,而非过度焦虑

很多教育家都曾指出过:当代父母最大的问题是过于焦虑。

因为焦虑,所以才想尽全力为孩子规划好一切,决定好一切,好让孩子少走弯路。

但这样的焦虑只会给孩子带来压力,唯有放低期望,孩子才能成长得更好。

贺岭峰就是一个对孩子没有多少要求和期待的人。

女儿四年级的时候考了59分,很是沮丧。

可贺岭峰却没有丝毫责备,反而温柔地对女儿说:

“等你长大去工作了,不会有任何人在乎你小学考过59分。”

正是在这份“低期望”中,女儿成长为一个自由快乐的人,如今在日本学习自己热爱的漫画。

对孩子“没有要求”,才是父母最大的智慧。

因为没有压力的环境,才能让孩子发挥最大潜力。

看到过一句话:

“做决定的,是父母;可最后承担责任的,却是孩子。”

何其悲哀。

不可否认的是,为孩子做决定的父母,初衷一定是爱,可那是浅层的爱。

而更深层的爱,是把选择权归还孩子。

每个人的路,都是靠自己走出来的,而非被规划出来的。

放手让孩子去选择自己的人生,这才是父母最该做出的抉择。

最后,愿每个孩子都能拥有选择的权利,从而拥抱幸福的人生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