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> 内容页

为生命续航,让吞咽障碍患者不再“饭”难 浙江省肿瘤医院省内率先开展Angio-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

发布时间:2023-04-22 06:38:14 来源:每日商报

每日商报讯 “人是铁,饭是钢”,吃饭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,然而由于某些疾病,一些患者失去了经口进食的能力,不仅会导致营养不良,影响疾病治疗的依从性,严重时出现全身衰竭。

72岁的倪奶奶(化名)就是这样一名食管癌患者。来到浙江省肿瘤医院胸部放疗科寻求治疗时,倪奶奶已经很久没有进食过了,甚至水都喝不下。

术前检查需要做胃镜,可由于食道狭窄,胃镜无法通过,暂时只能依靠静脉通路来补充每天所需要的营养。


【资料图】

从发现病情到入院治疗,半个月时间,倪奶奶瘦到只有70斤。眼看着她的体重每天都在下降,后续的治疗无法跟上。而单纯靠静脉营养支持,大概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恢复治疗所需的身体状况,可她的病情却不允许耽误如此之久。临床医生想到以胃造瘘的方式帮助倪奶奶恢复进食能力。

据了解,胃造瘘是指在腹部开一个小孔,通过插管至胃内,然后直接向胃内注入营养剂的方法。常规来说,胃造瘘术需要进行开腹手术,可她身体素质太差,无法耐受全麻的开腹手术。医生认为她适合不需要开腹的微创方法进行胃造瘘。

治疗方案初步制定,又有一个难题摆在了医生和家属面前。一般来说,微创胃造瘘的引导方法主要包括两种:一种是在胃镜的引导下(PEG)进行,可倪奶奶因肿瘤堵塞食道,胃镜无法通过;另外一种方案是在DSA或CT引导下(PRG)进行,该技术由于设备和医生技术水平的限制,在浙江只有少数几家医院可开展。

该院介入治疗科郝伟远副主任医师介绍,目前大部分医院使用单一的CT或DSA引导下行胃造瘘手术,浙江省肿瘤医院前年引进了Angio-CT设备,搭建了融合DSA和CT的一体化介入平台,让术中所需影像信息、各种辅助诊治的数据等变得非常容易,无须转运患者和等待,即可快速实现CT的精准定位和DSA图像的实时引导,利用该设备的引导,使得胃造瘘手术更精准、安全和便捷。

据悉,该方法适合用力肺活量(FVC)<50%的患者、“渐冻人”患者、胃镜无法通过食管狭窄的患者、无法进行麻醉的患者等。与传统胃镜下胃造瘘术相比,Angio-CT设备为主导的胃造瘘手术方法简单,时间短,病人痛苦小,并发症少,还能避免胃镜对食道的损伤以及细菌对瘘孔造成的感染。

之后,倪奶奶在Angio-CT引导下进行了胃造瘘手术,用时不到20分钟,术后恢复良好,护士长及责任组长将流质食物经造瘘管成功注入,从此倪奶奶的营养通路再建,后续身体营养所需得到保证,很快身体健康状态有所恢复,继而针对食管癌做了放射治疗。

“这项技术不仅能让患者获取充足的营养,对比鼻饲管,显著降低了患者吸入性肺炎,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,维护了患者的尊严,非常有益临床。”近日,郝伟远副主任医师为另一位需佩戴呼吸机的“渐冻人”进行了该手术,现在患者已经可以在家注入流质食物了,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又减轻家属的护理负担。

据了解,浙江省肿瘤医院率先在省内开展了“渐冻人”胃造瘘介入诊疗中心,大大方便了患者行胃造瘘的需求,已经有多位患者获益,今后他们的不再为吃的问题犯难,生活质量显著提高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