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本文为《半月谈内部版》2023年第5期内容
2022年,北京、天津、河北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,是2013年的1.8倍。三地产业深度交融,区域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,北方经济“定海神针”地位愈发稳健。
由“竞”到“合”,协同创收
(相关资料图)
今年4月6日早8时,“现代哥本哈根”轮缓缓靠泊在天津港码头。这艘超大集装箱货轮当晚便又满载中国制造的机电设备等货物出发,沿“海上丝绸之路”奔赴欧洲各大港口。
“近年来,码头上来自北京、河北的业务稳定增长。2022年,50%以上的外贸出口滚装汽车业务来自京津冀。”天津港环球滚装码头有限公司操作部副经理金浩说。协同发展使津冀两地港口关系从业务竞争变为分工协作,向着世界级港口群迈进。
2022年12月30日,北京至唐山城际铁路(京唐城际铁路)开通运营,D6601次列车即将驶入宝坻站片 孙凡越 / 摄
这背后正是京畿大地重布棋局、精准落子,书写现代化发展的新篇章。
9年来,党中央以“破局”思维谋划根治北京大城市病问题,擘画大国首都长远发展未来,创造性地布局建设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,形成首都发展新“两翼”,从根本上改变北京单中心格局和盲目“摊大饼”的发展模式。2014年以来,北京市累计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近3000家,疏解提升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。
随着蓝图次第展开,三地产业日益紧密联系在一起。摒弃同质化竞争,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。
自2019年以来,北京市与廊坊北三县连续4年举办项目推介洽谈会,累计签约项目160余个,既拓展了北京企业的发展空间,又带动了北三县产业升级和软实力提升。
作为北京中关村在京外的第一个重资产投资项目,坐落于天津宝坻的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正加速成长为“协同高地”。“累计注册1031家市场主体,产业用地型项目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近80%。”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党工委书记、管委会主任王浩说。
“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,对接产业规划,不搞同构性、同质化发展。”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武义青认为,主动错身发展,是协同9年来的共同认知与宝贵财富。
体制机制创新破除协同壁垒
三地之间之所以能打破边界藩篱,加速深度融合,与用现代化发展思维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密不可分。
创立于北京、成长在天津滨海—中关村科技园的卡雷尔机器人公司创始人尹利说,卡雷尔在北京、天津的布局既满足了公司对市场信息、行业信息及高校技术资源的需求,又利用了天津制造业强市的政策优势、区位优势、人才优势。
从分工协作角度而言,北京在全国率先“减量发展”,天津推动新旧动能转换,河北强力去产能治污染,都涉及地方利益格局深刻调整。改革思维和创新办法,推进体制机制改革,为协同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。
北京从源头严控非首都功能增量,累计不予办理新设立或变更登记业务超2.44万件,腾挪出的空间为优质产业赋能。2022年,北京科技、商务、文化、信息等高精尖产业新设市场主体占比达65.6%;天津累计整治2.2万家“散乱污”企业,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,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均超过9000家;河北“十三五”期间累计压减退出炼钢产能8212万吨、煤炭5590万吨、焦炭3144.4万吨,产业结构逐步优化,新动能补位发力。
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结果互认,京津冀鲁地区813家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互认,完善京津职称、继续教育资格互认互通机制……越来越多协同红利持续释放,直接使居民受益。
天津滨海-中关村科技园一景 赵子硕 / 摄
从京冀携手共创“共建共管共享”管理模式,到国内首开“企业在河北、监管属北京”的跨区域管理体制先河,再到推行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机制,京津冀开始形成较为完备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推进体系,初步打破行政区划藩篱。“在体制机制瓶颈破除后,协同发展的后劲将更足,为北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树立标杆。”天津社科院副院长蔡玉胜说。
现代化营商环境打造北方投资高地
随着协同走向纵深,京津冀三地在打造现代化的营商环境上下足功夫。
不久前召开的北京市2023年政务服务工作会议释放信号,聚焦生产要素自由流动、企业跨地区生产经营、产业链供应链协同,以及教育、就业、社保等,再推出一批区域通办事项,持续优化231项“京津冀+雄安”四地通办事项服务效能。
在天津滨海新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,高效企业服务是这里的金字招牌。“今年五一假期,方特欢乐世界、水世界、熊出没酒店游客接待量可望攀高,景区通讯信号稳定性还要进一步提升。”五一假期前夕召开的生态城企业家座谈会上,华强方特办公室主任褚杰提出了企业眼下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按常规程序,新建通信基站从提出申请到设备投用大概需要4个月,在五一前完成建设施工方案几乎不可能。生态城企业服务人员迅速召集相关职能部门和通信运营商商讨,两天就拿出了施工方案。
“一流营商环境是吸引和培育市场主体最重要的‘空气’与‘土壤’。”中新天津生态城政务服务办公室副主任江舰说。
助力三地实体经济,金融系统也在破解融资难题。我国首批民营银行之一的金城银行加快数字化转型,推出面向京津冀中小微企业的“金企贷”,累计放款突破千亿元。为专精特新、“小巨人”企业定制的“专新贷”,纯线上审批,随用随取,做到既普又惠。
2022年底,京唐城际铁路、京滨城际铁路宝坻至北辰段开通运营。中铁四局京唐城际铁路宝坻站项目副经理郝喜刚说,两条城际铁路均起自北京城市副中心站,经过北京市通州区、河北省廊坊市、天津市宝坻区,在宝坻站分两个方向延伸,三地时空距离进一步拉近。这让陆石投资董事长邓钊往来三地更为便捷。邓钊出生于河北,就读于清华大学,创业在天津,他对协同发展的未来充满信心:“未来会引入更多企业融入协同发展的滚滚大潮中。”
半月谈记者:毛振华 / 编辑:张曦
责编:郭艳慧 / 校对:秦黛新